九花山是哪个省的景区
最佳答案:
地理位置
九华山地处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西南部,北依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与黄山隔湖相望,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景区概况
- 景区地位: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
- 景区面积:景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面积174平方公里。
- 自然风光:九华山属中山地貌,山体以花岗岩为主,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四季分明,景色各异,有花海、云海、日出、雪景等时令景观。
- 佛教文化:九华山古刹林立,现存寺庙99座,其中全国重点寺庙9座,省重点寺庙30座,历代保存下来的佛像1万余尊,有“莲花佛国”的美誉。现存文物2000多件,历代名人雅士的诗词歌赋500多篇,书院、书堂遗址20多处,其中唐代贝叶经、明代大藏经、血经,明万历皇帝圣旨和清康熙、乾隆墨迹等堪称稀世珍宝。
历史沿革
- 东晋至隋朝:佛教在三国时期传入吴地(今江苏、安徽)沿江一带,东晋时期开始在九华山区传播。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天竺僧杯渡至九华山化城峰(今九华街)始建茅庵,曰“九华”,传为佛教开山第一人。
- 唐朝:唐代中国佛教进入鼎盛时期,九华山佛教因运始兴,僧人相继进山弘法。唐开元末(约740-741年),名为檀号的僧人来九华山建立化城寺。后新罗僧地藏渡海来华,至九子山(九华山)中,苦行修持。至德初(约757年),山下长老诸葛节等捐款买下“谷中之地”(僧人檀号化城寺址),为僧地藏兴建殿宇。贞元十年(794年),地藏圆寂,3年后体貌如生,僧众视为菩萨示现,又因其俗姓金,尊称“金地藏”,建肉身塔(即地藏塔)供奉。九华山从此辟为佛教道场,香火不绝。
- 宋元时期:宋代九华山寺院在晚唐和五代的基础上发展到40余座,一些在当时很有影响的禅师会来九华山传法。元朝时期,藏传佛教受到朝廷尊崇,九华山佛教基本上保持宋时状况,同时还新建了一批寺庙,如西峰堂、成德堂等。元末,九华山所在的池州全境成为主要战场之一,寺宇长期失修,有的被毁,佛教一度衰落。
- 明朝:在明朝重视佛教的大背景下,九华山佛教亦步入隆兴时期。明代,九华山新建和重修的寺庵30余座,化城寺盆地寺宇林立,成为九华山佛教的中心。全山范围内的寺庵(包括前山和后山的茅蓬、精舍等)达100余座,且九华山僧侣日益增多,朝山信徒众多。至此,九华山已同山西的五台、四川的峨眉、浙江的普陀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另外,此时期的僧俗两界已经确认金地藏为地藏菩萨应化及其道场在九华山。自此,九华山成为中国佛教地藏菩萨信仰传播中心。
九华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朝圣观光。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然风光的绝美和谐。无论是寻求心灵寄托,还是欣赏自然景色,九华山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发送到本站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